生活富能量(第9期)地震预警
生活富能量(第9期)地震预警
封面图
西班牙干旱,古罗马建筑群遗址重见天日(via)
本周话题:地震预警
2022-09-05 12:52:18 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.8级地震,造成了很大的生命财产损失。
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,我国决心建设全国性的地震预警系统——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。 目前,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处于在建状态。
地震预警系统利用P波传播速度较快、幅值较小,S波和面波传播速度较慢、幅值和破坏性较大以及电磁波传输速度远大于地震波的特性,通过读取分析布设在各地的实时传输地震监测台站的记录数据,快速对地震要素进行评估,来向预警设防区域发布警报,以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
地震发生时,首先出现的是上下震动的P波,震动幅度较小,要过大约10秒到1分钟时间,水平运动的S波才会到来,造成严重破坏。地震预警就是利用地震发生后,P波与S波之间的时间差。原理上,在距离震源50公里内的地区,会在地震前10秒收到预警信息;90-100公里内的地区,能提前20多秒收到预警信息
因此从理论上,我们周围如果发生地震,我们差不多有10秒左右的逃生时间。
包含各种手机型号的打开方式:
(1)华为:设置→安全→应急预警通知→地震预警。
(2)小米:手机管家→家人关怀→地震预警。
(3)荣耀:设置→安全→应急预警通知→地震预警。
(4)OPPO/一加/真我:设定→安全→SOS紧急联络→自然灾害警报→地震警报。
(5)vivo/iQOO:天气App→设置→地震预警→启用地震预警服务。
(6)苹果/三星/其他手机:搜索“地震预警”关键词,自行下载相关App。
并转发扩散给更多的人!
下图是本人手机打开地震预警的页面,我的手机是OPPO,我直接语音搜索自然灾害警报就可以了。
科技动态
长征七号A由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。作为新一代中型高轨三级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,未来可望取代长征三号甲系列,成为我国发射地球同步轨道(GEO)的主要运载工具。
▲长征七号A火箭(图源:航天科技集团)
“模块化、组合化、系列化”为今天全球运载火箭研制的基本思路,即便打一发则烧掉超过十亿美元的美国SLS火箭,也是航天飞机和德尔塔火箭成熟模块重新组合的产物。
这有一点像程序员开发软件项目一样,前端要用不同的component是拼凑一个项目,后端也是同样的第三方的工具库加上一些业务代码来实现一个功能。 各行各业都在模块化。
最高速度是每小时140公里,也许我国以后也会出现这种火车呢?一些二三线城市之间的高铁运营明显是亏钱的, 可以弄一些这种火车,速度虽然不会像高铁那样快,但是也还不错,可以满足一般的出行需求。 更重要的是能源的多样化。 我们也有一些企业在尝试研发氢能源,也许可以关注一下。
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沪东中华建造的24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“长韻”号交付。“长韻”号由沪东中华自主设计,投入运营后将服务于远东至欧洲航线。该船总长399.99米,型宽61.5米,甲板面积达24000平方米,相当于3.5个标准足球场;货舱深度达到33.2米,可承载24万吨货物,最大堆箱层数可达25层,相当于22层楼高度,是目前全球运营的装箱量最大的集装箱船之一。
2021年搁浅在苏伊士运河上“长赐号”,长400米,宽59米,重22万吨,吃水约16米,最多可装载2万个标准集装箱,是目前营运的最大型巨型船舶之一。
当时一个挖掘机来救援, 试图让船可以自己驶离。
Hutool周边-猿来衣社
请大家支持我们